1967年4月23日,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M•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1号飞船进入太空后,飞船屡次出现故障。
![]() |
1961年3月23日 被确定为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的训练,休息时,他用酒精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结果舱内燃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 |
||||
![]() |
1967年1月27日 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在进行载人飞船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时,飞船指令舱意外起火,在几十秒内3名航天员被烧死在舱内。这3名航天员是:弗吉尔•卜格里索姆上校、爱德华•H•怀特中校和罗杰•B•查非少校。 |
||||
![]() |
1967年4月23日 苏联宇航员弗拉基米尔•M•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1号飞船进入太空后,飞船屡次出现故障,几经努力难以修复,在返回地面时飞船降落伞又出 意外,无法打开,致使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科马罗夫当场被摔死。 |
||||
![]() |
1971年6月30日 苏联联盟11号飞船顺利完成进入礼炮1号空间站的各项任务后,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后,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宇航员——格奥尔基•科马罗夫、弗拉基米尔• 沃尔科夫和维克托•帕沙耶夫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
||||
![]() |
1974年1月19日 美国用德尔塔火箭发射英国“天网2A”卫星,由于火箭电子装置中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个小焊点附近剥落了一小块绝缘层,引起短路,发射失败。 |
||||
![]() |
1980年5月23日 阿丽亚娜火箭第二次试飞时,一名工作人员不慎碰落一个部件的商标,堵塞了发动机燃烧室的喷嘴,造成发射失败。 |
||||
![]() |
1985年5月 美国发射“三叉戟”导弹,由于发动机燃烧室中剥落了一块黄豆在的绝缘层,结果高温火焰烧穿了那里的金属壁,燃气向外喷射,发动机爆炸。 |
||||
![]() |
1986年1月28日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飞行时,在升空第73秒后,由于右侧助推火箭密封装置出现问题,造成燃料外泄,航天飞机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 |
||||
![]() |
1986年4月18日 美国用“大力神”火箭发射间谍卫星,因助推器密封垫圈失效,起飞后5秒钟爆炸。 |
||||
![]() |
1986年5月3日 美国用“德尔塔”火箭发射一枚价值5700万美元气象卫星,在点火后不久发生爆炸。 |
||||
![]() |
1986年5月30日 阿丽亚娜第18次发射时,因第3级火箭没有及时点火,发射失败。 |
||||
![]() |
1990年2月22日 阿丽亚娜火箭第36次发射,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一块擦拭布遗留在一级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中,堵塞了管道, 引起火箭爆炸。 |
||||
![]() |
1990年3月14日 美国“大力神”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6号”时,因接错一根导线,第二级火箭没有分离,卫星没有达到预定轨道高度。 |
||||
![]() |
1990年9月7日 美国“大力神”4型火箭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搬运过程中,一个助推器突然坠落,发生爆炸起火,火焰高达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
||||
![]() |
1990年10月4日 俄罗斯一枚天顶号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电子侦察卫星时于起飞几秒后发生爆炸,发射设施遭受严重损坏。 |
||||
![]() |
1993年8月2日 美国空军一枚“大力神4型”火箭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点火升空后不足两分钟即发生爆炸,火箭载有的一颗绝密先进间谍卫星随之化为残片,落入海中。 |
||||
![]() |
1994年12月1日 阿里亚娜火箭第70次发射失败,火箭坠入海中,其搭载的价值1.5亿美元的美国PAS-3型通信卫星被毁。 |
||||
1995年1月26日 中国“长征2号E”发射亚太2号卫星时,由于美方没有告之卫星的谐振频率,而凑巧卫星的谐振频率与火箭整流罩的谐振频相同,由于高空切变风对火箭的作用,引起共振,造成星箭爆炸。 |
|||||
1995年10月23日 美国“大蓬车”火箭在航空航天局的沃洛普斯岛发射基地点火升空45秒后发生爆炸,其携带的14个科学实验仪器炸毁。 |
|||||
![]() |
1996年2月15日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708卫星,火箭起飞后飞行姿态出现异常,飞行22秒后,火箭坠地发生爆炸,星箭俱毁。 |
||||
![]() |
1996年5月14日 俄罗斯“联盟-U”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6分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火箭上载有一颗“宇宙”系列地形测绘卫星。 |
||||
![]() |
1996年6月4日 阿丽亚娜5型火箭首次发射,火箭升空40秒后即偏离预定轨道。控制中心担心火箭坠落地面会酿成大祸,在距地面4千米的高空将其引爆。 |
||||
![]() |
德尔塔2型火箭碎片 |
||||
1997年5月20日 俄罗斯一枚“泽尼特-2”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后仅48秒,火箭的一级发动机就因故障而停止工作,火箭随即坠落,并发生爆炸。 |
|||||
![]() |
1998年8月12日 一枚运载美国军事间谍卫星的“大力神4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时发生爆炸,造成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损失,该卫星价值10亿美元。 |
||||
![]() |
1998年8月27日 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最新型火箭--德尔塔3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后不久爆炸,火箭连同其携带的一颗通信卫星被毁。 |
||||
![]() |
1999年7月5日 俄罗斯一枚“质子-K”型火箭携载俄军用通信卫星“虹-1”号发射升空后发生爆炸,星箭俱毁。 |
||||
![]() |
1999年11月15日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发射中心发射的一颗多功能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被迫引爆摧毁。 |
||||
![]() |
2009年2月10日 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10日在西伯利亚上空 790公里的区域发生太空相撞。 |
||||
![]() |
2002年8月15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价值1.59亿美元的“彗核旅行”号彗星探测器在飞离地球轨道的过程中,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彗核旅行”号彗星探测器于7月3日发射升空。 |
||||
2002年12月11日 欧洲航天局的阿里亚娜5型火箭在库鲁发射场发射不久后发生爆炸,火箭和其携带的两枚价值6亿美元的卫星坠毁在大西洋中。 |
|||||
![]() |
2003年2月1日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事故调查委员会目前已基本认定,在“哥伦比亚”号发射后不久,从外部燃料箱外脱落的泡沫材料曾击中航天飞机左翼。这一撞击在机翼上形成孔洞,使超高温气体得以进入,这是“哥伦比亚”号2月1日解体坠毁的最可能原因。 |
||||
![]() |
2003年8月22日 巴西第三枚VLS型卫星运载火箭在发射前进行的最后测试中爆炸,至少造成21人死亡。这次事故可能是因火箭主体内四个发动机中有一个的点火装置出现问题而造成的。 |
相关阅读:
·智利火山两度喷发 多家航空取消飞智利等地航班 2015.04.27
·智利火山爆发扰乱南美洲国际航空 2015.04.25
·航空事故自救原则 2015.04.24
·2014年成为亚洲航空史最黑暗一年 2015.03.11
·核裂变动力火箭或将飞火星时间缩短一半 2015.02.07
·研究称乘宇宙飞船或可穿越宇宙 2015.01.23